“手撕渣男” 的流量红利:已被透支到四十年后?
日期:2025-07-18 20:24:33 / 人气:5

许多人或许没意识到,类似大连女生相关新闻的舆论现象,未来大概率会越来越多。这并非指事件本身的频发,而是媒体的流量风向正在悄然转变。
昨天,不止一个博主提出疑问:为什么女生有一点瑕疵就被舆论 “开除”,而男性作恶却仿佛无人问津?但实际上,今年 6 月就有 985 男博主因出轨被开除的案例。起初我以为这些博主是选择性忽视,可仔细梳理后才发现,其中藏着流量密码的变迁。
6 月份那个 985 男博士出轨的话题,基本毫无讨论度,即便有澎湃新闻的专访,转发量也不到一千。再往前推,4 月份肖医生的瓜,南方周末的报道转发量同样没过千 —— 要知道这个出轨举报本是 “董小姐事件” 的导火索,却因后续事件才被带火。更早的 2 月份,某副教授出轨的湖北经视视频,也仅 800 次转发。
作为鲜明对比,2022 年一位素人女生用 16 页 PPT 举报男友出轨的话题,斩获了 5 亿阅读量。事实已然清晰:“手撕渣男” 这个赛道的流量红利,似乎已被透支到四十年后。2022 年,素人举报就能火遍全网;到了 2025 年,即便澎湃、南方周末这样的业内大报推出深度专访,也难以激起水花。
近年来,无数媒体和营销号乐此不疲地 “手撕渣男”“痛批渣男”“暴打渣男”—— 电影骂渣男,电视剧骂渣男,短视频骂渣男,连脱口秀都把批判渣男当作核心素材。可以说,渣男题材支撑了国内近年年文娱行业的半壁江山,若是抽离这一题材,不少内容创作者都可能陷入 “无料可写” 的困境。
然而,如此高频的 “手撕” 最终导致的结果是,2025 年的大众对这类题材的阈值已极高,甚至完全脱敏。普通的手撕渣男剧情早已无人问津,必须是 “银行高管渣男”“上海滩富二代渣男”,或是 “渣男 + 动保” 这类复合题材,才能勉强吸引眼球。过去骂渣男会引发集体叫好和转发,现在大众多半只是冷淡地 “哦” 一声便划走。
媒体原本设想的 “支持者与反对者论战” 场景并未出现:男性群体直接划走,即便遭遇无差别攻击也保持沉默,毕竟多年 “被骂” 早已习惯;女性群体也热情不再,大多点个赞表达立场便匆匆离开。某种意义上,《酱园弄》等女性题材电影的市场遇冷也源于此 —— 短视频营销号天天痛批渣男,电影若仍停留在同一叙事层面,自然显得毫无新意。
现实印证了哈耶克所说的客观规律:新闻题材存在红利期,即便媒体小编主观上想逆势而为,也拗不过流量的客观走向。当 “手撕渣男” 再也爆不出金币,而媒体又永远追逐流量时,风向必然会发生转变。
既然痛批渣男没人看了,那 “渣女” 题材呢?当渣男被开除、退学的新闻无人关注时,换成渣女被开除的新闻,立刻就会引来一堆关注 —— 这或许就是下一个被瞄准的流量风口。
作者:极悦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一笔 1500 倍回报诞生了07-18
- “手撕渣男” 的流量红利:已被透...07-18
- “手撕渣男” 的流量红利:已被透...07-18
- 挤入 “梦中养老厂” 的打工人,...07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