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牛电器困局:高管套现16亿与业绩5年首降下的“插座一哥”危机

日期:2025-10-20 10:41:14 / 人气:5


多年前与小米的一战,让以插线板起家的公牛电器意识到危机,开启了多元化之路。近年来,其业务触角延伸至新能源领域,推出充电桩、随车充等产品,却深陷质量与售后争议。与此同时,公司半年报交出近五年首次中期业绩负增长的惨淡答卷,副董事长阮学平超16亿元的减持计划更让外界信心受挫,曾经的“插座一哥”正面临多重挑战。
新能源业务:质量投诉频发,售后服务滞后
被称为“插线板一哥”的公牛电器,在新能源领域陆续推出充电桩、随车充、放电插座等产品,但用户反馈却暴露出诸多问题。今年3月,一位用户购买的公牛充电枪使用数月后,导致汽车充电口出现明显灼烧痕迹,4S店检测认定为充电枪问题,更换配件需2000多元。联系公牛售后时,技术人员要求用户先垫付费用再理赔,然而用户提交维修报告单和发票后,却遭遇对方拖延拒赔,质疑存在诱导垫付行为。
黑猫投诉平台显示,针对公牛新能源产品的投诉不在少数:有的随车充使用半年出现过温断电,有的充电桩使用一个月出现充电异常断充,甚至有用户购买的两个充电桩连续故障,一个烧坏、一个充不进电。在公牛汽车用品淘宝旗舰店,差评也集中反映质量与服务问题,有用户称“两千多的东西用了三个月核心控制单元坏了”,还有用户表示“插头再次出现过热保护自动断电,一个插头都做不好,如何相信公牛质量?”
面对质疑,旗舰店客服回应称“差评基数对比销量占比少”,强调质保期内免费维修,因充电器自身原因造成车辆损坏有保险。但用户的实际维权经历与客服承诺形成反差,暴露出新能源业务在品控和售后体系上的短板。
传统业务:插线板“护城河”失守,核心板块负增长
公牛电器曾长期依赖插线板单品制胜,经营“滋润”,但小米的跨界入局打破了这一格局。雷军曾吐槽传统插线板“丑得一塌糊涂”,随后推出带USB口的插线板,在外观设计和功能上实现超越,且定价仅49元。该产品上市当天销量24.7万只,3个月突破100万只,让公牛措手不及,紧急推出同款USB插线板并定价低1元,才勉强守住基本盘。
这场“插线板之战”打醒了公牛,使其随后进军LED照明、数码配件、智能家居等领域,但今年上半年,两大核心业务均陷入负增长。其中,电连接产品(主要为插座、数码配件等)实现收入36.62亿元,同比下降5.37%;智能电工照明产品(含墙壁开关插座、LED照明等)收入40.94亿元,同比下降2.78%。传统业务的疲软,让公牛失去了业绩增长的重要支柱。
业绩与减持双重冲击:五年首降+16亿套现引疑虑
公牛寄予厚望的新能源业务未能成为“救星”。今年上半年,新能源业务收入3.86亿元,同比增长33.52%,但因基数较小,对整体营收贡献有限。叠加核心业务下滑,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81.68亿元,同比下降2.60%;归母净利润20.60亿元,同比下降8.00%,这是公牛近五年来首次出现半年报业绩下滑。
业绩承压之际,公牛副董事长阮学平(董事长阮立平之弟,公司控股股东、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)抛出减持计划,拟3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617.18万股(占总股本2%),按当前股价计算,市值超16亿元。公司公告称减持系股东自身资金需求,不会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,但此举引发股民不满,“高管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?”的吐槽道出了外界对公牛未来发展的疑虑。
从传统插线板巨头到多元化转型遇阻,公牛电器正面临质量管控、业务增长、市场信心等多重考验。如何解决新能源业务的品控与售后问题,重振传统核心业务,将是其能否稳住“插座一哥”地位的关键。

作者:极悦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极悦娱乐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