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依依向北风》定档央八:知青题材为何被看好成收视爆款?

日期:2025-10-14 14:49:12 / 人气:6


10月13日,央视电视剧频道(央八)更新节目单显示,电视剧《依依向北风》将于10月19日正式开播,当晚连播两集。这部由菅纫姿、鲁诺领衔主演的知青题材作品,虽被部分观众质疑“题材老旧”,却被业内看好将成为播出期“收视率爆表”的作品。在互联网平台对“新故事”需求旺盛的当下,为何这部遵循传统叙事的知青剧能获得如此高的收视预期?其背后是央八平台特性、题材受众基础与内容共鸣点的多重叠加。

一、定档信息与剧情核心:时代浪潮中的个人奋斗史

《依依向北风》聚焦20世纪70年代的知青群体,讲述梁川市一群知青在下乡期间结下深厚情谊,后续在返城、高考、改革开放等时代节点中奋勇拼搏,走出不同人生轨迹的故事。主角俞乐山、盛雪竹通过努力克服重重困难,最终实现人生理想;而配角乔正君则在诱惑中沉沦、欲望中迷失,形成鲜明对比。
剧作的核心价值在于“双轨表达”:一方面通过塑造把握时代先机的“弄潮儿”,歌颂变革时代中的奋斗者与担当者,传递勤劳勇敢、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;另一方面以乔正君的悲剧警醒世人——唯有坚守初心、脚踏实地,牢记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”,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。这种“正向激励+反面警示”的叙事结构,贴合主流观众对“有意义的故事”的需求。
从叙事路径来看,该剧延续了知青题材的经典模式:先展现知青下乡的岁月生活,再聚焦返城后的打拼历程,将宏大的时代历史与小众的个人命运相结合,最终汇聚成一部“青春缅怀史”。这种熟悉的叙事框架,虽缺乏新鲜感,却能精准击中特定受众的审美偏好。

二、收视底气:三大核心优势支撑“爆款预期”

业内保守估计,《依依向北风》在央八的收视率将轻松突破2%,峰值甚至可能攀升至3%。这一预期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基于平台特性、题材红利与演员号召力的三重支撑。

1. 央八平台:农村/乡土题材的“收视沃土”

长期以来,央八对农村、乡土类题材作品的包容度远高于地方卫视——地方卫视受“都市化定位”与广告招商需求限制,往往倾向于播放现代都市、偶像剧等内容,而央八则更贴近“客厅观众”的多元需求,尤其是下沉市场受众。
过往案例已验证这一规律:此前播出的农村剧《生万物》,即便未依赖顶级流量演员,仍取得亮眼收视成绩。有观点认为“是演员带货能力强”,但本质上是题材契合了央八受众的“乡土情结”——越是有进城经历的观众,越容易对这类扎根土地、反映时代变迁的故事产生共鸣。《依依向北风》虽以“知青”为切入点,但核心仍围绕“时代变革中的普通人”展开,与农村题材的受众基础高度重合。

2. 题材红利:三十年培养的“固定受众群体”

知青题材的电视剧已历经三十年市场培育,形成了稳定的受众群体——以中老年观众为主,他们中部分人有知青经历,或在青少年时期观看过同类作品,对这类故事有着天然的“怀旧滤镜”。对他们而言,观看《依依向北风》不仅是消费一部电视剧,更是对自己青春岁月的“间接缅怀”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受众的收视需求与“作品是否优秀”不完全挂钩,更看重“是否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”。越是熟悉的叙事、贴近记忆的场景,越能让他们获得审美愉悦感。正如业内观察:“很多客厅观众不需要‘突破型’作品,他们需要的是‘安心感’——能预测剧情走向、能找到情感共鸣的内容。”

3. 演员加持:知名主演扩大受众覆盖面

与部分“无明星参演”的农村剧不同,《依依向北风》的主演阵容具备一定市场号召力:菅纫姿凭借此前作品积累了不少观众基础,且带有一定“流量属性”,有望吸引部分青年观众;鲁诺则以扎实的演技获得认可,能保障角色塑造的可信度。
这种“主流题材+知名演员”的组合,实现了“受众破圈”:既保留了知青题材固有的中老年受众,又通过演员的号召力触达年轻群体,形成“全年龄层覆盖”的潜在收视群体。

三、现象思考:“老题材”的新价值与收视逻辑

《依依向北风》的收视预期,折射出当下电视剧市场的一个重要规律:互联网平台与传统电视平台的“审美分化”。在互联网平台,“新故事、新形式、新视角”是吸引流量的关键,知青题材这类“老模板”作品往往难以突破播放量瓶颈;但在以央八为代表的传统电视平台,“熟悉感、共鸣感、正向价值”才是收视核心。
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受众需求的差异:互联网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,追求“新鲜感”与“代入感”,对重复叙事的容忍度低;而传统电视的“客厅观众”(以中老年为主),更看重作品的“情感价值”与“社会意义”,对“怀旧题材”有天然偏好。正如评论所言:“一个人的审美档次,往往由青少年阶段接触的艺术品类决定——中老年观众对知青题材的偏爱,本质上是对自己青春记忆的一种延续。”
对《依依向北风》而言,其成功与否的关键,不仅在于是否延续了知青题材的经典叙事,更在于能否在“熟悉框架”中挖掘新的情感共鸣点——比如对“奋斗”的当代解读、对“初心”的现实映射。若能实现“旧题材新表达”,则不仅能收获高收视,更能成为连接不同时代观众的“情感桥梁”。

作者:极悦娱乐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极悦娱乐 版权所有